礦床角度:全球鉬礦床類型主要有斑巖型、矽卡巖型和石英脈型三種,其中以斑巖型鉬礦及銅鉬礦為主。其中,斑巖型鉬礦床儲量最大,礦石平均含Mo約0.12%,個別達0.3%;斑巖型銅鉬礦床儲量次之,礦石平均含Mo約0.01%。
? 全球主要鉬礦床的分布與斑巖型銅礦床的分布相似,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大陸邊緣和島弧帶、新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巖漿帶和古亞洲洋邊緣,這些成礦帶大都受特定時期的洋殼俯沖作用影響,產出大量斑巖型鉬(銅)礦床。
? 礦物角度:截至1987年自然界中共發現28種含鉬礦物,其中分布最廣且最具工業意義的是輝鉬礦(MoS2),其他常見且具工業意義的含鉬礦物有鉬華(MoO3)、鉬鎢鈣礦(Ca(MoW)O4)、(彩)鉬鉛礦(PbMoO4)等
? 從資源屬性上看,全球鉬礦資源并不短缺,但時空分布具有較強的專屬性。據USGS數據統計,2023年全球鉬儲量為1500萬噸。
? 受成礦帶分布影響,全球鉬資源儲量呈現極強的集中性。據USGS數據統計,全球鉬礦資源儲量主要集中分布在11個國家,2023年儲量前四的國家分別為中國(580萬噸),美國(350萬噸),秘魯(150萬噸)和智利(140萬噸),CR4達81.3%。
? 中國鉬資源也具有很高的聚斂效應,探采比方面呈現顯著下降趨勢。據《2020—2022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表》,
中國鉬資源集中分布在河南(126萬噸),內蒙古(109萬噸),西藏(103萬噸),黑龍江(66萬噸)和吉林(58萬噸)等地,CR5達78.4%。另據《中國自然資源統計年鑒》,伴隨鉬資源開發利用的規?;图s化,探礦權從2013年的568個下降到2022年的111個,下降80.5%;采礦權從2013年的175個下降到了2022年的79個,下降54.9%。
礦山分布上看, 大型礦山分布呈現“三足鼎立”態勢。全球主要大型鉬礦床34個,其中:
? 北美洲的美國、墨西哥和巴拿馬-12個
? 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和阿根廷-11個
? 亞洲、歐洲和大洋洲—11個大致成“三分天下”之勢,與全球鉬礦資源分布情況基本吻合。同時,國內鉬礦以原生鉬為主(78%),國外鉬資源以伴生鉬為主(60%+),因此國外鉬資源開發容易受礦山主礦種開采的影響 。
? 全球超大型鉬礦床儲量區間100萬-200萬噸,前十大鉬礦中智利Spence銅鉬礦位居第一,鉬金屬量為276萬噸。
? 從我國鉬資源看,全球十大鉬礦中,黑龍江岔路口、安徽金寨沙坪溝、大黑山鉬礦分列二、三、九名,鉬礦資源儲量達247/234/109萬噸。河南三道莊鉬礦受2021年品位下滑影響,儲量快速下降,目前已不在十大礦山之列
? 2020-2021年全球鉬產量快速下降,2021-2023年間總體平穩。2020-2021年受礦山品位下滑等因素影響,全球鉬產量下滑14%至25.5萬噸;2021-2023年全球鉬產量穩定在25-26萬噸區間。
? 中國作為鉬礦產量第一大國,在全球鉬供應體系中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 從企業端看,全球鉬生產企業也呈現高度集中性。據各公司年報統計,2023年全球前10大鉬礦生產企業共實現鉬礦生產17.02萬噸,合計占比達65.5%。
? 其中,美國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作為全球第一大鉬供應商,2023年實現鉬產量3.71萬噸,占全球產量14.3%。金鉬股份,墨西哥集團(主體下屬南方銅業)2023年均實現2萬噸以上鉬礦生產。
? 智利國家銅業受礦端品位下滑等影響,近年來整體產量呈現下滑趨勢,2023年實現鉬礦產量1.73萬噸。
? 紫金礦業鉬產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疊加遠期大項目落地,有望實現產量端跨越式增長。其中,紫金礦業近三年排產量快速提升,至2023年已實現0.81萬噸鉬礦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