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鏈接:《中國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再生+梯次)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5版)》
電池回收參與企業包括“正規軍”和“小作坊”
電池回收行業參與者數量多,包括“小作坊”和“正規軍”。2021-2022 年隨著廢舊電池數量的增加,進入電池回收行業的企業數量也呈現大幅增長。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2 年7 月25 日,我國的處于正常登記狀態的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共計8.33 萬家。其中,2021 年新注冊并且目前處于正常登記狀態的企業共2.69 萬家,同比增長314%。2022H1 新注冊并且目前處于正常登記狀態的企業共2.45 萬家,同比增長128%。正規軍,顧名思義是正規企業,是進入工信部白名單的企業,小作坊是沒有進入工信部白名單的非正規企業,目前行業內大部分還是小作坊。2018 年9 月、2020 年12 月以及2021 年12 月,工信部先后發布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正規軍”數量逐漸增加,但目前進入工信部白名單的企業僅有47 家。
成本差距導致廢舊電池大部分流入小作坊目前國內電池回收渠道較多,來源方通常包括整車企業、保險公司(多數事故車以及火燒車通常不會走報廢流程,而是通過拍賣平臺走集中拍賣流程)、租賃或網約車公司以及個人車主。廢舊電池市場流通的主流方式是整車企業以競價招標的方式開電池拍賣會,2018 年工信部明確了整車企業應承擔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通常只有規模較大的整車企業才會對參與競標的回收處理企業進行資質審核,而小型企業一般不會嚴格要求,因此投標方一般比較雜,包括中間貿易商、正規和非正規電池回收企業。中間貿易商從拍賣會或者個人車主手中購入,再被經銷商或者商戶買入,繼而流入市場銷售,并最終被有資質的回收企業收購。
由于廢舊電池回收處理成本的差異,多數電池最終流入小作坊。正規企業需要滿足環保、安全等政策法規要求,并且評估費用較高,為控制成本,正規企業回收廢舊電池的出價相對較低。因此“小作坊”以及從事廢舊動力電池銷售的中間貿易商不惜加價拍下廢舊動力電池,導致直接流入正規電池回收企業的廢舊電池并不多。整車企業也已在陸續布局電池回收業務,并在全國各地4S 店設置回收網點。但回收網點的實際利用率很低,除部分外資品牌車企有正規的回收廠家外,國內品牌整車企業大部分還是會開電池拍賣會進行競價招標。
正規企業初始投資拆分:電池回收設備投資占比超60%
初始投資:電池回收項目建設總投資主要包括建設投資、設備投資、預備費以及鋪底流動資金等,其中設備投資占比過半。設備投資包括電池包智能拆解系統、電池自動切割裝置,以及符合環保要求的2-3 級吸收塔、布袋除塵器、尾氣焚燒系統、廢水處理設施等。以電池回收第三方企業格林美為例,格林美2019 年募投項目計劃實施綠色拆解循環再造車用動力電池包項目,擬采用新電芯以及廢舊電池包拆解出的舊電芯為主要原材料,計劃建設年產5 萬組車用和5 萬組梯次利用動力電池PACK 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約4.98億元,其中設備投資占63.60%,建設投資占23.25%。
正規企業生產成本拆分:原材料回收電池成本占比70%-90%
電池拆解成本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成本、環境治理、拆解、人工、設備成本以及其他費用等。其中,原材料成本主要是指購置廢舊電池的成本。輔助材料成本是指報廢的動力電池處理中所需要用到的酸、堿、有機溶劑、沉淀劑等,輔助材料種類及成本會受到回收工藝的影響。燃料動力成本是指在回收處理的過程中,設備所需用到的電力、天然氣以及水等費用。環境治理成本是指為滿足環保及安全政策的要求,回收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廢液和殘渣,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產生的費用。拆解費用是指動力電池收購回來需要進行拆解等預處理所產生的費用。設備成本主要包括設備的維護費和折舊費。電池回收設備折舊年限通常為5-8 年。其他費用主要是指場地費、公攤費以及稅費等。
電池回收原材料定價通常需要按照電池金屬含量乘以金屬價格再乘以折扣系數來進行定價。折扣系數是與金屬鎳、鈷、鋰當前市場價格的聯動值,可以根據供需市場行情變化。廢舊鈷酸鋰電池以鈷金屬價格乘以折扣系數進行評估。根據上海有色金屬網(SMM)的報價數據,2022 年8 月10 日鈷含量在20%-24%的廢舊鈷酸鋰電池的平均折扣系數為89%,電池回收價格范圍為7.17-7.55 萬元/噸,日均價為7.36 萬元/噸。三元電池粉料里面含有鎳、鈷、錳、鋰等金屬元素,由于以往碳酸鋰價格較低,購置廢舊電池的市場價格通常以鎳、鈷等貴金屬含量乘以折扣系數來進行定價。但是目前碳酸鋰價格上漲,市場依舊以鎳、鈷、錳含量乘以折扣系數來定價,折扣系數已超過100%。這意味著若僅考慮提取鎳、鈷、錳元素的提取,以該價格購置廢舊電池進行拆解回收是虧損的,電池回收主要依靠碳酸鋰的回收來獲利。折扣系數與碳酸鋰的價格同方向變動,若碳酸鋰持續漲價,折扣系數將進一步上漲;若碳酸鋰降價,理論上折扣系數也會降低。根據上海色金屬網(SMM)的報價數據,2022 年8 月10 日鎳含量在6%-11%且鈷含量在3%-6%的廢舊523 方形三元動力型電池的平均折扣系數高達143.5%,電池回收價格范圍為4.51-4.72 萬元/噸,日均價為4.615 萬元/噸。磷酸鐵鋰電池以金屬鋰含量、鋰價格以及折扣系數進行評估定價,折扣系數通常為50%左右。根據上海有色金屬網(SMM)的報價數據,2022 年8 月10 日鋰含量在1%-2%的廢舊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的平均折扣系數為62.5%,電池回收價格范圍為2.75-2.88 萬元/噸,日均價為2.82 萬元/噸。
電池回收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達70-90%。就磷酸鐵鋰電池而言,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的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約3.41 萬元/噸,其中原材料成本占83%。采用濕法工藝回收處理的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約3.95 萬元/噸,其中原材料成本占71%。就三元電池而言,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三元材料電池的成本約5.215 萬元/噸,其中原材料成本占89%。采用濕法工藝回收處理三元材料電池的成本約6.055 萬元/噸,其中原材料成本占76%。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成本中除原材料以外的成本項是2018 年數據,可能與當前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
不同工藝對除原材料以外的其他成本影響較大,采用干法工藝進行電池回收成本中場地費、公攤費、稅費等其他費用占比僅次于原材料成本。磷酸鐵鋰電池回收成本中的其他費用占除原材料成本外的其余成本的34%。三元材料電池回收成本中其他費用占33%。采用濕法工藝進行電池回收成本中酸堿溶劑、沉淀劑等輔助材料占比僅次于原材料成本。磷酸鐵鋰電池回收成本中輔助材料占除原材料成本外的其余成本的31%。三元材料電池回收成本中輔助材料占42%。
采用干法工藝回收電池的產成品中合金重量約占70%。采用干法工藝進行電池拆解回收主要能夠獲得合金、氫氧化鋰以及鋁渣,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獲得的合金是鐵銅化合物,三元材料電池回收獲得的合金是鎳鈷錳銅化合物。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1 噸磷酸鐵鋰電池的產成品總重量約197kg,其中合金占產成品總重量的71%。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1 噸三元材料電池的產成品總重量約256.6kg,其中合金占產成品總重量的72%。采用濕法工藝回收電池的產成品中再生材料重量約占77%。采用濕法工藝進行電池拆解回收主要能夠獲得廢銅及再生材料。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的再生材料是再生磷酸鐵鋰材料,三元電池回收的再生材料是再生三元材料。報廢動力電池組中單體電池重量約占60%,正極活性材料(再生材料)占單體電池重量約30%,銅箔占單體電池重量約9%,假設電池回收率為90%,則采用濕法工藝回收處理1 噸廢舊電池可獲得廢銅重量約48.6kg(1000*60%*9%*90%),以及再生材料重量約162kg(1000*60%*30%*90%),再生材料約占產成品總重量的76.92%。
非正規企業成本優勢:壓縮技術及環保投入,加價購置廢舊電池
“小作坊”以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作為代價壓縮電池回收成本。“小作坊”模式下,非規范電池回收企業通常放棄檢測、放電、環保處理等關鍵環節,在技術和環保方面的投入幾乎為零。“小作坊”無法完成回收利用全流程,通常僅進行預處理。從汽車上拆卸下來的動力電池模組通常直接堆放在空曠的露天場地中。在進行電池回收時,“小作坊”放棄檢測、放電等多項關鍵環節,人工直接利用錘子、電鉆、螺絲刀、扳手等工具將廢舊動力電池暴力拆解,此后進入粉碎流程。此期間,作業車間并非無塵環境,工人也并未進行安全防護措施,并且拆解過程產生的廢液和廢渣也并未按照環保要求進行處理。不合規的電池拆解回收處理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電池拆解過程中存在爆炸、起火等安全風險,并且有機溶劑的恢復以及六氟磷酸鋰的分解,都會對工人產生危害。
技術和環保方面的投入的壓縮,使得小作坊通常以比正規軍出價更高的價格購置電池。據汽車之家數據顯示,當正規軍出價1.5 萬/噸的三元材料電池,非正規收購者能出價到2-3 萬/噸。據第一財經的數據,小作坊購置廢舊電池的出價平均比正規軍高出20-50 元/kwh。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容量普遍在50-100kwh 范圍內。這意味著小作坊收購一輛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的價格最高時會比大型企業高出5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