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 年全球錫價波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2003-2008: 2002 年印尼政府年禁止錫礦石出口,對礦山和冶煉廠進行整治。據印尼統計局顯示, 2003 年印度尼西亞錫礦產量約為 7.43 萬噸,同比下降 15.69% 。 2006 年印尼 PT Timah 公司將 2006 年錫產量由 4.18 萬噸削減至 3.84 萬噸;印尼政策端和龍頭企業均對錫供應造成顯著影響。在需求端,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導致供需缺口不斷拉大,進一步促進錫價上漲。 2008 年美國金融危機 影響 不 斷 擴大 ,市場需求不斷減弱,錫價于 2008年見頂后快速下滑。 2009-2015 :危機后全球經濟復蘇,下游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回暖以及焊料無鉛化推動錫需求增長,進一步推動錫價的上漲。高價刺激緬甸礦供應增加,新增產量抵消了印尼的限礦政策。錫供需格局惡化,價格持續下滑。 2016-2019 2016 年初工信部制定《錫行業規范條件》,對錫礦限制開采。印尼錫產量減少與出口限制、緬甸錫礦品位下降,導致錫價短期上漲。 2017 2018 年全球錫礦供需平衡趨緊,錫價維穩上行。 2019 年 2 月,銀漫礦山發生事故,同時緬甸縮減產量,短 期刺激錫價上漲。同時日韓經濟摩擦以及電子產品小型化的趨勢,錫價受到半導體和錫焊料需求放緩而下跌。 2020-2022 :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全球錫礦產量大幅下滑;馬來西亞冶煉企業減產,全球錫供應收縮。而公共衛生事件居家辦公和限電等政策推動消費電子和新能源的發展,下游對錫的需求隨著消費電子和新能源的快速崛起而不斷增長,供需結構錯配刺激錫價不斷上漲;錫價于 2022Q1 見頂,超過 35 萬元 噸。但隨著歐美國家央行大幅加息,全球市場對經濟預期衰退,國內公共衛生事件反復使得市場需求快速萎靡,錫價大幅下跌。 2023至今: 2023 年 1 月初秘魯圣拉斐爾錫礦停產, 2023 年 4 月緬甸佤邦發布暫停一切礦產資源開采的通知,錫礦供 應緊張; 24 年初印尼 RKAP 延后發放,在供應預期顯著收縮大背景下,在消費電子尚未顯著復蘇的情況下,錫價顯著上漲。